中州特衛保鏢公司和美國“黑水國際”同臺競技開辟海外武裝保鏢市場(圖)
圖為本公司武裝保鏢在伊拉克執行中資企業負責人安全任務
圖為本公司武裝保鏢在利比亞執行安保任務
近年來,愈來愈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國門,但由于所駐國家和地區發生動亂,各類危機事件頻發,境外中資企業機構和人員的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在中國軍警不能直接出境提供保護的情況下,「中國私人保鏢」走出去愈來愈成為一種現實需要。與此同時,中方安保人員與當地武裝較大可能性的衝突,以及涉外私人保鏢承包商可能的違法事件,或帶來大量法律與外交挑戰,這也將考驗中國政府。
裝備齊全的國外中國保鏢。
政協委員鼓勵中國安保「走出去」
據了解,目前中國海外企業業務遍及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派出各類勞務人員800多萬人,主要分布在亞非、中東等欠發達、政治形勢不穩定的國家和地區。近年來,一些中資企業在阿富汗、伊拉克、巴基斯坦、非洲等地遭到襲擊的事情接連發生。如2013年上半年,26名中國工人在埃及被綁架。幾個月后,又有39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武裝人員劫持。盡管后來所有被綁架的中國工人都獲得釋放,但此后,海外尤其是在安全局勢復雜地區的中資企業員工的安全問題更加備受關注。
在海外國民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的情況下,受國際法的限制,派出警察去海外執勤,靠國家力量來保障公民海外安全的方式并不現實。因此,開展海外私人保鏢業務成了西方發達國家的普遍做法。美國、英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在私人保鏢業經營方面積極鼓勵保鏢企業跨地區、跨國家發展。僅美國在英國、法國、加拿大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就成立了數千個私人保鏢公司。
據了解,目前涉外中資企業和在海外中國公民也開始僱用一些國際保鏢公司來保護自己。比如,中鐵十四局阿富汗項目部聘請了美國的專業保鏢公司來承擔安全保護工作。
然而,隨著中資企業在海外愈來愈多、規模愈來愈大,這種靠國外保鏢公司來保護的方式也因「未必可靠,代價很大」而被認為「非長久之計」。「中國保鏢」走出國門愈來愈被認為是大勢所趨。去年中水電董事、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韓方明接受《南方日報》採訪時便提出要「允許中國保鏢公司走出國門」,并呼吁要探討「建立中國的黑水公司」(編者注:美國黑水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私人軍事、安全顧問公司)。
赴海外與國外安保爭奪市場
聘請外國保鏢公司的代價有多高,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央企海外項目經理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企業在海外高風險地區的武裝保鏢主要依賴外國公司,動輒耗費百萬美元,一些小項目的利潤都抵不上這個價。」據報道,很多駐外企業也都希望在國外高危地區能夠得到「中國保鏢公司」提供的私人保鏢服務。
海外保鏢的巨大市場和豐富利潤令許多中國私人保鏢公司把目光投向海外。據了解,目前中國已有包括深圳中州特衛保鏢公司在內的多家民營保鏢企業為海外中企和華人提供了保鏢服務。2006年深圳中州在深圳設立「海外保鏢服務中心」,欲「填補中國安保在伊拉克等高風險國家的市場空白」,由退役特警、武警及多次帶隊赴伊拉克執行任務的復員軍人為中國海外企業、人員提供安全服務。
2010年一家北京安保公司也成立了海外事業部,開拓海上武裝護航、海外駐地安等業務,迄今已完成護航400航次。另據《華爾街日報》報道,2012年蘇丹人質危機中,有中國私人武裝保鏢與蘇丹士兵共同參與營救行動。
分析人士稱,隨著國內民營保鏢市場日益飽和,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中國保鏢公司瞄準海外市場,為中國公司和工人提供「武裝保鏢保護」。
或與當地人發生武裝衝突
中國民營武裝保鏢公司在海外的興起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海外中資企業工人的「安全真空」,然而,其可能產生的一系列戰略影響也引起了外界關注。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埃里克森與柯林斯去年在日本外交家網站共同撰文表達了對中國私人保鏢能力的質疑。文章中表示,中方保鏢人員很大程度上容易與當地人發生武裝衝突。
據了解,目前進駐海外市場的中國私人保鏢工作人員主要來自中國特種部隊及人民武警。如深圳中州特衛保鏢公司從退役特種部隊、軍隊以及人民武警人員中招募員工。這些有警察或軍人背景的中方安保且其外表與舉動與士兵相似,也有可能裝備類型相似的武器,一旦發生綁架、射殺等事件,當地人很可能將私人保鏢誤以為中國軍隊,從而引發針對中國在當地利益的暴力。
埃里克森與柯林斯的文章還發出了一連串的疑問表達對中方保鏢能力的質疑:「如果蘇丹、伊拉克或阿富汗叛軍成功伏擊了中國民營保鏢人員,北京是否將準備採取懲罰性措施? 」「如果中國私人保鏢承包商在美國特種部隊所駐守的伊拉克或阿富汗戰區機遭到攻擊,北京是否愿意尋求美軍幫助,執行救援行動?」
有分析人士對此也說道,在遠離本土的敵對地區,很多事情都會失去控制,甚至隊伍能力出眾,準備充足的情況下也會如此。
企業涉外事件存法律外交挑戰
事實上,2007年曾發生過一家美國私營保鏢公司的僱員在伊拉克巴格達一個居民區開槍,導致包括兒童在內的至少10名平民喪生的事件。此事引發了國際社會對于私營軍事和保鏢公司在衝突地區行動及其法律責任的普遍關注。
而在2008年,來自中國、美國、瑞士等17個國家的專家在瑞士蒙特勒舉行的政府間會議上一致通過了旨在控制私營軍事和保鏢公司的建議(蒙特勒文本)。蒙特勒文本重申受僱被派往戰爭地區的私營軍事和保鏢人員必須遵守國際法,各國政府有義務監督本國私營軍事和保鏢人員遵守國際法,并有責任採取切實措施防止私營軍事和保鏢人員違反國際法,對違法人員應追究責任。該文件針對民營軍事及保鏢公司提出了行為守則及最佳做法。不過,這文件并沒有法律約束力。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駐北京的武裝力量代表彼得?埃文斯認為,中國政府應當為「在海外經營業務以及提供保鏢服務的中國企業提供一套法律框架」。
不過,即便中國政府制定法律制度管理民企保鏢公司在海外的活動,涉及一些處在「灰色地帶」的公司在海外的事件,也會為中國帶來大量法律與外交挑戰。例如,外界強烈懷疑,如果中國承包商在蘇丹或伊拉克犯下罪行,中國會悄悄將之送回國內接受法律制裁,而不會冒險讓其面對當地司法機構對國外公民展開的報復性審判。而這幾乎必然會強化一種看法:當地政府軟弱無能,以犧牲當地人對公正的渴望為代價,允許中國人享受治外法權。
另外,對于可能冒險進入危險地區的小企業主及小型企業而言,民營保鏢服務可能仍不是他們能夠承受的起的。分析人士稱,對那些沒有經驗豐富的退役人民武警保護的中國商人,很有可能會成為反華或希望本國政府採取強硬立場的當地集團的目標。
中國保鏢公司海外市場優勢
全球民營保鏢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面對化險諮詢、G4S等其他知名全球性保鏢公司,中國保鏢公司如何脫穎而出?
價格優勢
實踐證明,中國有價格上的優勢。中國消息人士稱,中國民營安保公司每人每月的費用為人民幣3000-6000元(476-952美元)。因此,一個由12名中國安保人員組成的小分隊每天的費用為190-381美元。這與阿富汗當地民營安保公司的價格相當,但是比西方安保公司的要價更實惠。而且,即使中國對有經驗的前戰術操作者(ex-tactical operators)的需求以及工資均有所增長,中國民營安保公司可能也能保持他們的價格優勢。
能力優勢
能力也是被計算在內的因素。有報道稱,大多數中國安保公司的海外分部很有可能會吸收那些曾在警察精英部隊與軍隊(如雪豹反恐部隊)中服役的人員,因此其總體保護技能水平很可能遠高于伊拉克或阿富汗當地的安保公司,并且更接近一個僱用西方安保人員的安保質量。雖然可能加入中國海外民營安保公司的人,不會擁有為類似黑水學院(前黑水公司/ Xe)這樣公司工作的成員的戰斗經驗,但他們也可開展不同類型的行動;同樣地,他們也不可能成為衝突中的進攻與導向型參與者——就像黑水公司在伊拉克所做的那樣。
可靠性強
據了解,在中國公司眼里,可靠性是中國安保公司的另一個賣點。實際上,當地部隊保護海外項目下中國工人的紀錄并不好。據統計,自2004年以來,至少已有43名中國公民在國外暴力襲擊中喪生,這其中包括在像蘇丹這種當地部隊應該保護外國工人的地方。此外,關于未來危險區,阿富汗當地安全部隊的名聲尤其差。2009年10月,塔利班襲擊者輕易擊敗了阿富汗警衛,擊斃了喀布爾一家聯合國賓館中的11人,其中包括5名聯合國人員。鑑于當地部隊通常不可靠,而且還會受到複雜的當地與部落政治的影響,因此從本國選擇一個可靠的安保公司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對于公司管理者而言,一家有能力的中國民營安保公司所擁有的共同語言和文化熟悉度可能也是一種很大的安慰,因為這極其有利于交流,尤其是在發生緊急情況時。
本文由深圳保鏢公司-中州特衛撰稿,轉載請注明出處:www.ngwjx.com